动态资讯
年终集中讨薪 不如平时督察
时间: 2018/8/22 17:03:33 | 浏览: 640 | 更多关于《动态资讯》
来源:惠州日报 责任编辑:卢翠新律师
欠薪问题的根源除了老板无良、无赖,劳资双方权利地位不对称以外,还在于社会信用机制缺失、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、执行力不够、农民工权益渠道不畅通。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欠薪预防机制与监督机制十分必要。
马上又到年底,农民工讨薪会不会再度成为热点?10月17日,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保明做客政府在线,回答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。王保明表示,由于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,现在仍然存在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情况,特别是建筑系统。为此,10月份开始,到明年2月底,将联合开展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专项整治行动。
离年终近了,农民工工资问题又成了社会热门话题,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,笔者心里五味杂陈。欠薪的问题不仅令农民工心寒,各级政府也深感头疼。劳动法已经颁布13年,劳动合同法业已生效。各地出台了不少讨薪政策、措施,在政府与社会为农民工积极讨薪,“欠薪人人喊打”的大背景下,欠薪事件为何屡禁不止?跳楼秀、堵路秀,以及民工向市长求助之类的新闻为何层出不穷呢?在我看来,有关部门在处理欠薪的问题上,执行力不够,还没有对欠薪者形成强大的威慑力,导致工作效率不高,政策措施难以迅速有效执行,形成政府不断出台措施,欠薪事件又不断发生的被动局面,既伤害了农民工的利益与感情,也损害了政府形象。
以往劳动监察部门在处理欠薪纠纷时,由于劳资双方权利、地位不对称,农民工没有话语权。由于不少农民工根本没与用人单位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,基本上由用人单位说了算。按照现行法律规定,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,农民工讨薪经常会遇到证据收集难、权益效率不高等问题。
现在,郑州市劳动部门在年终开展针对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专项整治行动,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,无疑具有积极意义。但在我看来,年终“算总账”不是整治欠薪的根本路径,重点应该是防范欠薪,而不是年终集中讨薪。
其实,欠薪问题的根源除了老板无良、无赖,劳资双方权利地位不对称以外,还在于社会信用机制缺失、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、执行力不够、农民工权益渠道不畅通。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欠薪预防机制与监督机制十分必要。比如,企业开工前交足工资保证金;对工资发放实行举证倒置制度;完善社会信用系统,给欠薪单位建立信用档案,把欠薪者列入“信用黑名单”,让欠薪者寸步难行;发挥企业工会的积极作用,由工会与用人单位开展集体工资协商,与用人单位就工作时间、工作待遇、工资支付方式、工作条件等问题进行谈判。
从长远来看,应该把集中讨薪变成遏制欠薪的制度安排,最终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,而不能满足于年终“算总账”,以致陷入应景式、运动式执法的讨薪怪圈。如果建立了保护农民工权利的长效机制,农民工权利在平时得到了落实,真正实现按月足额发放,根本不需要有关部门在年底集中讨薪。反之,如果农民工的权益长期不能落实,整治风暴过后,欠薪问题还会故态复萌。